返回
首页>养生之道>中医综合

进入夏天这4种体质太煎熬该如何从饮食上调理

时间: 2023-02-13 18:10:06

进入夏天这4种体质太煎熬该如何从饮食上调理

进入6月份以后,很多人已经开始感受到热浪的威力,特别是潮热多雨的天气,更容易让风、热、湿邪一起爆发,引起感冒、头晕、反胃、失眠、盗汗、溃疡、腹泻等等问题……

最麻烦的是,不少朋友光顾着消暑,却一不小心就损耗了阳气(冷饮、空调、熬夜),反而导致疾病!

可见夏季消暑避热不能乱来!我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些清凉祛火的生活饮食调理方法,帮助大家健康舒适地度过夏天。

夏季4种体质更难熬

中医认为夏季阳气大盛,是补充阳气的好时机,但同时也是风、热、湿等外邪较多的时期。所以有些体质较弱的人,就会感觉夏天异常难熬。

1、阴虚内热型

阴虚体质在夏季受天气影响,会进一步加重内热的问题,变得特别怕热、易上火、易溃疡。同时还有口渴、咽干、咳嗽、面色潮红、手足心热、便秘等症状。

出现阴虚内热时依靠冷饮和空调并不能消除内热,反而容易着凉患病。

小妙招——清心祛暑饮:

淡竹叶6~10克、金银花6~8克、莲子心5克、桑葚10克、甘草5克。用沸水冲泡,放置微温时即可饮用。有清热除烦、滋阴降火的功效。

荷叶茶2、脾胃虚寒型

夏季人体内阳气活跃外散,会固护在体表,对脾胃的保护功能相对弱一些。这时候如果饮食过于寒凉,就会伤及中焦脾阳和胃气。

脾胃虚寒的人容易被寒邪入侵,引起口苦、口臭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反胃、恶心、腹胀、腹泻等症状。

饮食调理方法——丁香肉蔻鸭

取丁香、肉桂、草豆蔻适量,加水煎熬,水沸后多熬煮20分钟,反复两次后滤出药汁。将鸭子、葱、姜等放入药汁炖煮即可。有温脾暖胃、和中散寒的功效。

肉桂3、气虚痰淤型

气对人体津液有固摄的作用,气虚时人体津液失调,代谢降低,常常易有痰湿淤积。具体表现为身型肥满、四肢浮肿、多痰、多汗、口唇色淡、眼泡微浮、懒动、嗜睡等,喜欢吃甜食和肉食,喝水少。

这种体质就算出汗也多为虚汗,而不是因为炎热,所以不宜多食冷饮。如果不注意补气化湿,容易引起风热感冒、鼻炎、咽炎等疾病。

饮食调理方法——保元汤

取甘草6~9克,党参9~15克,黄芪15~30克,煮水饮用,也可加适量陈皮,有补气化痰的作用。

甘草4、肝火上炎型

肝火上炎是由于肝气郁结、郁而化火、气火过炽所致,是肝脏实热证,常有头晕胀痛、面红目赤、耳鸣、心烦失眠、急躁易怒、尿短黄、便秘等症状,手掌大鱼际区赤红。

肝火上炎的人在夏季尤其难熬,如果任其发展,容易引发肝病。

养生茶饮——清火荷叶茶

取荷叶、菊花、夏枯草、枸杞、决明子、紫苏适量,煮水煎服。有清肝祛火、理气和中、疏肝解郁的作用。

野菊花注意:本文中所有调理方均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,不一定适合所有人!

燥热体质怎么调理

体质燥热属于阴虚体质。

调理方法:

1、饮食:宜多食瘦猪肉、鸭肉、甲鱼、绿豆、冬瓜等甘凉滋润之品;少食羊肉、韭菜、辣椒、葵花子、煎炸烧烤等性温燥烈之品。

2、药膳:推荐五汁饮,取用梨汁、荸荠汁、桑葚汁、麦冬汁、藕汁各适量,和匀凉服;蜂蜜蒸百合,将百合120克,蜂蜜30克,拌和均匀,蒸熟软,时含数片,咽津,嚼食。

3、运动起居:此类人起居应有规律,居住环境宜安静,避免剧烈运动或在高温酷暑下工作,不宜蒸洗桑拿,适宜做有氧运动。

4、阴虚体质需静养。要养阴,首先要睡好觉。晚上早休息,让身体自然放松,睡觉是最好的养五脏之阴的方法。阴虚的人要少运动,要学会静养,如打坐、瑜伽、深呼吸等,每天十几分钟到半个小时即可。

/iknow-pic.cdn.bcebos.com/bba1cd11728b47109144597fcdcec3fdfc03231d"target="_blank"title="点击查看大图"class="ikqb_img_alink">/iknow-pic.cdn.bcebos.com/bba1cd11728b47109144597fcdcec3fdfc03231d?x-bce-process=image%2Fresize%2Cm_lfit%2Cw_600%2Ch_800%2Climit_1%2Fquality%2Cq_85%2Fformat%2Cf_auto"esrc="https://iknow-pic.cdn.bcebos.com/bba1cd11728b47109144597fcdcec3fdfc03231d"/>

扩展资料

体质燥热(阴虚体质)的原因和主要表现:

产生原因:中医讲究阴阳平衡,阴是指体内的体液,包括血液、唾液、泪水、精液、内分泌及油脂分泌等;阳则指身体的机能。阴虚体质,就是以体内阴液亏少、易生内热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。中医认为,阴虚体质多因久病伤身、房事频繁、过多食用温热香燥之物等造成的。

主要表现:

1、阴虚体质的典型表现就是易“上火”,即身体缺水,以致眼干、鼻干、口干、皮肤粗糙、头发干枯等。

2、因为“上火”,所以会表现出性情急躁,心烦易怒,情绪易波动等现象。

3、容易失眠多梦、头晕眼花、腰膝酸软,小便次多量少、心跳偏快、夜间盗汗、手足心发热、耳鸣等。

参考资料:/health.people.com.cn/n1/2018/0712/c14739-30143932.html"target="_blank"title="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">人民健康网—阴虚体质如何调理?中医教你做到“阴阳平衡”

参考资料:/health.people.com.cn/n1/2018/0610/c14739-30047945.html"target="_blank"title="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">人民健康网—阴虚体质,学会静养首先睡好觉 不宜蒸桑拿

体质太差了怎么调理

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九类,可以通过心理、运动、调整饮食等方法进行调理,起到养生保健作用。


1、阴阳平衡的平和质。这类人肤色润泽,头发稠密有光泽,目光有神,鼻色明润,嗅觉通利,唇色红润,精力充沛,耐受寒热,睡眠良好,舌淡苔薄白,脉和缓有力。多吃五谷杂粮及果蔬。日常可通过运动保持和增强现有的良好状态,宜选择快走、跑步、球类等运动。


2、易感冒的气虚质。这类人语音低弱,气短懒言,容易疲乏,容易出汗,舌淡红,舌边有齿痕,脉弱。少吃油腻、不易消化、生冷、苦寒的食物;注意气候变化,保暖双脚,预防呼吸道疾病;气虚质的人适合运动量小且较缓和的运动,如散步、太极拳等。


3、喜暖怕冷的阳虚质。这类人畏冷,手足不温,喜热饮食,精神不振,舌淡胖嫩,脉沉迟。忌生冷、高脂肪、产气食物,限制浓茶、酒类;注意预防呼吸道疾病,防止过度疲劳,多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户外活动,散步、爬山都是最佳选择。


4、怕热不怕冷的阴虚质。这类人手心足心热,口燥咽干,鼻微干,口渴喜冷饮,大便干燥,舌红少津,脉细数。适宜吃清淡易消化、甘寒性凉、滋补肾阴的饮食,如百合、绿豆、梨、鸭蛋等;忌烟、酒、肥腻、燥烈辛辣之品;经常按摩腹部,保持大便通畅;运动方面选散步、瑜伽等。


5、形体肥胖的痰湿质。这类人面部油脂较多,多汗且黏,形体胖,胸闷,痰多,口黏腻或甜,喜食肥甘甜黏,苔腻,脉滑。遵守低热量、低糖、低盐、低脂、低蛋白、高纤维饮食原则;避免抑郁、恼怒;衣着宽松;天气晴朗时,多进行散步、爬山等运动。

/iknow-pic.cdn.bcebos.com/d01373f082025aaf5ffdada7f4edab64024f1a8b"target="_blank"title="点击查看大图"class="ikqb_img_alink">/iknow-pic.cdn.bcebos.com/d01373f082025aaf5ffdada7f4edab64024f1a8b?x-bce-process=image%2Fresize%2Cm_lfit%2Cw_600%2Ch_800%2Climit_1%2Fquality%2Cq_85%2Fformat%2Cf_auto"esrc="https://iknow-pic.cdn.bcebos.com/d01373f082025aaf5ffdada7f4edab64024f1a8b"/>


6、爱长痘的湿热质。这种体质的人面部油光,易生痤疮,口苦口干,身重体倦,大便不畅,小便短黄,男性易阴囊潮湿,女性易带下增多。忌肥甘厚味、辛辣、大热大补的食物,也要避免进食过多酸性食物;多培养缓慢的休闲项目,如下棋、钓鱼等;适宜的运动有跑步、球类等。


7、肤色晦暗的血瘀质。此类人肤色晦黯,色素沉着,口唇黯淡,舌下脉络紫黯或增粗,脉涩。宜吃些甘温有活血作用的食物,如糙米、茄子等;忌吃高盐、高脂等会加重血液黏稠度的食物;少吃甘薯、栗子等容易胀气的食物;避免过度紧张、劳累及大怒。


8、神情抑郁的气虚质。此类型的人体形偏瘦,情感脆弱。宜吃些具有行气解郁作用的食物,如小麦、莲子、海带、香蕉等,忌食不好消化的食物;注意调整情绪,多参加集体活动,有负面情绪及时向朋友倾诉;适宜强度较大的运动,如球类、快走等。


9、容易过敏的特禀质。这类体质者容易出现哮喘、鼻塞等病症。宜吃些平和、偏温补、养肺气的食物,如小米、杏仁、银耳、绿色蔬菜、苹果等;少接触过敏原;不宜做过度激烈的运动,可选择气功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。

参考资料来源:/health.people.com.cn/n1/2017/0124/c14739-29045827.html"target="_blank"title="人民网-根据体质调理养生">人民网-根据体质调理养生

声明: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,或有版权异议的,请联系管理员,我们会立即处理,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,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立即通知我们(管理员邮箱:daokedao3713@qq.com),情况属实,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,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,谢谢!

猜你喜欢

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,如有医疗需求,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
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,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和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。
Copyright © 2022-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

邮箱:daokedao3713@qq.com

备案号:鲁ICP备2022001955号-4
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