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首页>养生之道>中医综合

冬暖脊背夏暖肚分享3个冬天暖背的方法

时间: 2023-02-13 20:41:08

冬暖脊背夏暖肚分享3个冬天暖背的方法

今年入冬以来,受到拉尼娜现象的影响,寒潮频频来袭,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寒生病。因此,要特别注意早晚温度变化,做好保暖工作,尤其是冬天保暖的重点——背部!

为什么冬天保暖的重点在背部?

养生谚语有云“冬暖脊背夏暖肚”。冬天之所以重在暖背与背部属性以及经络分布有关。

《为何要冬暖脊背夏暖肚?》文章也讲到了 为何要冬暖脊背夏暖肚 。

一方面,中医认为,背属阳。冬天风寒特别盛,加上阳气内敛潜藏,人体外部的阳气就会相对不足,背部更容易感受邪气的侵扰。

另一方面,背部作为人体阳气循行的最大通道,分布着总督一身之阳经的督脉,与主一身之表的足太阳膀胱经,每当风寒之邪侵袭人体,太阳经首当其冲。如果背部保暖不好,风寒之邪极易通过背部侵入,直达与背部腧穴相关的脏腑和组织器官,损伤阳气而使人生病或使旧病复发、加重。

因此,冬天最怕就是背脊发凉,因为背脊发凉的时候,多半已经受寒了,免不了一场感冒咳嗽,尤其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心血管疾病等体质较弱的人群,一旦背部受寒就容易诱发与加重本身的疾病。

如果发现背部发凉,就要第一时间驱风散寒,把风寒之邪对身体的伤害降到最低!

具体如何驱寒,做好日常防寒保暖

1、借大椎驱寒

当寒邪来袭的时候,想办法激活阳经上的阳气,就可以抵抗寒邪。其中最关键的点位就是大椎穴。

大椎穴,被称之为“诸阳之会”(督脉与手足阳经交汇处)对全身阳气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。位于人体后背正中线,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。它有温补、振奋阳气的作用。

平时可用热敷或按摩(按揉或摩擦)的方法刺激大椎,提振阳气。如果不慎受寒而感冒咳嗽,可以通过对大椎穴及后背肺俞穴进行适当按摩刺激与热敷,即可达到温阳散寒作用,身体上的不适也会随之缓解。

2、阳气不能通达四肢

有句老话讲:“亲娘厚肩,后娘厚边”。亲娘给孩子做衣服,讲究肩颈部要厚实,这样才暖和。

肩颈部不仅有上面提到的大椎,肩胛骨内侧还有风门穴,顾名思义,就是风寒进入身体的门,这道门守不好,受风受寒就会咳嗽、打喷嚏。

冬天穿衣要护好颈背部区域,多穿有高领、立领的衣物、戴围巾、加披肩、加穿一件棉毛背心等,让脖子和肩膀都温暖,把容易受风的风池、风府、大椎、风门都呵护到。避免感冒,头痛,肩颈的僵硬。

3、多搓背、捶背

工字搓背搓背:洗澡的时候,可以顺便用毛巾搓搓背。以湿毛巾搭于背后,双手扯紧毛巾两端,用力搓背,直至背部发热为止。注意用力不宜过猛,以免搓伤皮肤。搓背有助于预防感冒、腰背酸痛、胸闷等。

捶背:日常可握虚掌或虚拳,沿脊柱两侧进行,自上而下轻拍轻叩,可以自己捶打,也可由他人捶打。要动作协调、节奏均匀,宜轻不宜重。捶背的速度以每分钟60下~80下为宜,每天1次~2次,每次捶20分钟即可。

背部保暖方法有哪些?

背部保暖方法有三:①衣服护背。平时穿衣服注意保暖,随时加减,以护其背。②晒背取暖。避风晒背,能暖背通阳,增进健康。③慎避风寒,因为背为五脏俞穴所会,尤其是天热汗出腠开时,若被风吹,则风寒之邪易于内侵,引起疾病。夏日汗出后不可背向电扇,以免风寒之邪伤人。

为什么睡觉时后背发凉

为什么睡觉时后背发凉

为什么睡觉时后背发凉,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保证正常的工作以及学习拥有健康身心的人,才会对生活保持乐观、积极的生活态度,特别是特殊的群体,比如后背是凉的人。以下分享为什么睡觉时后背发凉?

为什么睡觉时后背发凉1 夜间睡眠时背部发凉,可能是由于人体阳气不足,不能温养或寒湿之邪所致。发汗,考虑是脾胃不和发汗不畅所致。手足出汗,可能是脾虚的表现。全面分析您的病情,可能是脾胃虚弱,阳气不足,湿热内生所致。可选用归脾丸、胃苓散进行调理。药房里能买到按说明服用的药物。

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疲劳,避免熬夜,注意劳逸结合,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,避免吃油腻煎炸辛辣生冷食物,饮食以八分饱为宜。若经上述调理后效果不佳,可考虑到医院挂中医科,请医生根据身体的具体表现,舌象脉象,合理选择药物调理。

宝宝晚上睡觉后背发凉是什么原因。

一、新陈代谢旺盛:宝宝睡觉的时候后背流汗,也可能会引起后背发凉的症状。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生理性现象,所以家长应该及时进行调理,应该将汗液擦拭干净,避免引起感冒发烧等症状。

二、室内温度热:宝宝睡觉的时候,如果盖了厚被子可能会感觉比较热,甚至会引起后背发凉和流汗的症状。宝宝成长的过程中,由于机体代谢非常旺盛,再加上室温过热的刺激,可能会导致睡觉的时候流汗过多的现象。由于蒸发身体的.热量就会引起后背发凉的症状。

三、缺钙:由于微量元素缺乏或者身体缺钙,会引起身体免疫力下降,而且会导致明显睡觉抽搐和出现身体发凉的症状,所以要及时进行营养调理和补充,应该适当的吃一些含钙高的食物或者水果。也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酸钙或者维生素D来改善病情。

四、睡前运动量过大:宝宝如果睡觉之前过度运动,睡觉的时候由于机体没有将过多的余热散发出去,可能会引起睡着了之后身体流汗的症状。这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生理性现象,所以不要太大心理压力。

宝宝睡觉的时候,如果后背发凉一般都是由于流汗引起的这一症状。大多数属于生理性现象,所以应该及时进行调理,可以选择盖薄被子或者控制室温等方式来缓解流汗的症状。除此之外要注意合理的饮食调理,平时应该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C和含钙丰富的食物,避免身体虚弱引起流汗过多的现象。

为什么睡觉时后背发凉2 冬暖脊背夏暖肚

1、借大椎驱寒

平时可用热敷或按摩(按揉或摩擦)的方法刺激大椎,提振阳气。如果不慎受寒而感冒咳嗽,可以通过对大椎穴及后背肺俞穴进行适当按摩刺激与热敷,即可达到温阳散寒作用,身体上的不适也会随之缓解。

2、搓背

洗澡的时候,可以顺便用毛巾搓搓背。以湿毛巾搭于背后,双手扯紧毛巾两端,用力搓背,直至背部发热为止。注意用力不宜过猛,以免搓伤皮肤。搓背有助于预防感冒、腰背酸痛、胸闷等。

3、捶背

日常可握虚掌或虚拳,沿脊柱两侧进行,自上而下轻拍轻叩,可以自己捶打,也可由他人捶打。要动作协调、节奏均匀,宜轻不宜重。捶背的速度以每分钟60下~80下为宜,每天1次~2次,每次捶20分钟即可。

4、热水袋暖背法

如果受寒了,感觉冷,打喷嚏,流清鼻涕,可以灌好一个热水袋然后钻进被窝,把热水袋放在距离后背半尺远的地方,具体的位置在后背上部与脖子附近,也就是在肺俞穴和大椎穴之间的位置。这样躺一段时间,就会微微出汗,经络也会通畅,寒邪也就被驱逐出去了。需要提醒的是,在这之前最好让喝些粥,肚子里面有食物才能更好地发汗,否则空着肚子是无法发汗的。

5、电吹风暖背法

刚受寒时,可能手头没有药材,此时可以利用身边的一些东西来暖背,比如电吹风。

具体的做法是,先用一块毛巾披在后颈上,位置是大椎穴附近。大椎穴比较好找,就是当我们低头的时候,用手按后颈,最突起的那块骨头就是大椎穴的所在了。

将毛巾铺在大椎穴附近,然后打开电吹风,让暖风不断地吹毛巾。此时电吹风要沿着督脉缓缓地上下移动,不要总是集中在一个点吹,以免烫伤。很快就会感觉到热度,身体温暖起来。再过一小会儿,就会微微出汗,这样寒邪就被一点点驱逐出去了。

6、艾灸暖背法

艾灸不仅可以暖背,还能很好地补充阳气,帮助人体恢复元气。尤其是感冒了,可以艾灸后颈部的大椎穴以及背部的肺俞穴等,不仅可以灸得后背暖暖的,还可以灸出体内寒气。

7、浴霸暖背法

很多家里的洗澡间都安装了浴霸,浴霸灯泡的功率非常大,打开以后会放出很大的热量。站在浴霸的下面,我们会直接体会到热量传导到身体的过程。

如果受寒,此时可以把后颈裸露出来,尤其是大椎穴,让浴霸照射后颈(最好将眼睛捂上,以免强光对眼睛造成损伤),几分钟之内,身体就会温暖过来,然后微微出汗。这样阳气就会被调动起来,把寒邪祛除出去。

8、暖气贴背法

在北方,冬天的时候家里是有暖气的,如果能够加以利用,暖气也可以派上用场。先喝碗热粥,然后搬把矮矮的小板凳,让背靠着暖气坐下,这样过一会儿,就会感觉身体暖暖的,同样也能将寒邪祛除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有些楼房设计的暖气上面就是窗户,这样的结构就不要采取这个方法了。因为当暖气的上面是窗户时,坐在暖气前,后背是暖的,但是头部很容易被窗户缝吹进来的冷风吹到,所以这个方法就不适合了。

为什么睡觉时后背发凉3 冬季暖背推荐4个方法

捏脊:

捏脊是儿童推拿手法中常用的治疗方法,其实,不仅是小儿疾病,成人也可以用捏脊来治疗保健。它可以刺激背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及五脏背腧穴,达到调整阴阳,调和气血,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。操作的时候可用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,用捏法把皮捏起来,边提捏,边向前推进,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,重复5~10遍。

捏脊对于虚性体质常见的疲乏、消瘦、失眠、食欲不佳、消化不良、怕冷、易感冒、肩背腰疼痛都有很好的效果。

搓背:

搓背可在洗浴时进行。用湿毛巾搭于背后,双手扯紧毛巾两端,用力搓,直至背部发热为止。如果自己不方便,也可以让他人代为搓背,用力不要过猛就行,以免搓伤皮肤。搓背法有防治感冒、腰背酸痛、胸闷、腹胀之功效。

艾灸:

艾灸是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,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,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,可以强身健体、培补阳气,调理五脏气血、安神定志、通经活络。

背部肉多肉厚而且发硬的人群,都适合用这种保健方法。背部艾灸多采用艾条悬灸和艾灸盒施灸的方式,使用方便,操作简单,不会烧灼皮肤产生疤痕。

撞背:

双足与肩同宽,背靠墙壁站立,约相隔20~40厘米,全身放松,身体后仰,用背部撞击墙壁,用力适度,借撞击的反作用力使身体恢复直立,撞击下背部时,上身适当前倾,使下背部略向后突出,然后进行撞击。

需要注意的是,骨质疏松患者使用此保健方法时,力度掌握不好,容易造成机体损伤,建议老年朋友最好先咨询医生,自己确实适合再进行。

声明: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,或有版权异议的,请联系管理员,我们会立即处理,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,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立即通知我们(管理员邮箱:daokedao3713@qq.com),情况属实,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,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,谢谢!

猜你喜欢

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,如有医疗需求,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
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,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和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。
Copyright © 2022-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

邮箱:daokedao3713@qq.com

备案号:鲁ICP备2022001955号-4

网站地图